2016年3月1日 星期二

哲學與勇武抗爭的淺見

從網上得知,梁天琦是哲學系學生,贊同勇武抗爭,令喜歡思考的人不禁有哲學與勇武抗爭的聯想。

在維基百科,對哲學的闡釋是「不但可以是特指學術上針對思考方法的學問,也是指對普遍而基本的主題的研究,這些主題多與實在、存在、知識、價值、理性、心靈、語言、思想等有關。」換言之,哲學注重文明、理性、思考。

勇武抗爭,從網上所搜尋到的解釋不多,但從個人瞭解所得,透過勇武行為以表達不滿,藉此令另一方感到壓力,答應訴求。

可以想到,若事事都要以勇武抗爭爭取,與野獸互相搏鬥又有甚麼分別?若事事都以勇武抗爭爭取成功,何必講文明、講理性、講思考,更何必研究哲學?就算論述用兵的《孫子兵法》,也有「攻心為上,攻城為下」的名言。

勇武抗爭,眾所周知,亦有不少反效果。「難免會有傷亡,徒添社會怨恨,社會矛盾更難解決」是其一,因為贊成勇武抗爭的一方,為求達到目的,在每一次抗爭,都會不斷加強勇武程度,而另一方為求每一次都要控制場面,亦會不斷加強裝備,而且,一旦勇武抗爭走上街頭,情況多會失控,例如在旺角騷亂中有人嘗試燒的士,令整個抗爭留下極大污點,容易失去社會大眾支持。

另一反效果,就是若果達到目的,贊成勇武抗爭的一方祇會認為勇武抗爭是行動成功的最大主因,忽略了其它主要致勝因素,例如社會積聚已久的大量民怨、政府不得人心的管治等等。一旦這個錯誤的訊息傳遍整個社會,很多人就會好似恐怖組織一樣,都會以勇武抗爭形式爭取訴求,社會從此不得安寧。

在學術上,勇武抗爭絕對沒有任何站得住的地方;在實質操作上,所得到的反效果多,正效果少。所以整個社會不應認同,甚至要譴責勇武抗爭的理念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